仿生(Bio-inspired)
仿生學這個名詞來自於希臘文「Bio」,意思是「生命」。仿生科技是一種仿效生物38億年演化經驗的科技,舉凡型態、過程、以及生態系統都是模擬的基礎,具有突破現今世界的「自然卻原始」及「科技卻污染」兩大矛盾方向的潛力。運用此種科技,人類可以使用更少的能源與資源、產生更少的污染與廢料,卻獲得更佳的產量與效能,例如蓮葉的自淨效果、鯊魚皮的阻絕能力、研究蝙蝠海豚而成的雷達聲納、受光合作用啟發的太陽能應用、研究蝴蝶的翅膀顏色能降低全球80%的照明費等等,皆是兼顧改善生活與環境永續的最佳案例。
生物仿生學(Biomimicry)
「仿生」所使用的詞彙從Bio-inspired, bionic, biomimetics不等。國際知名仿生學家Janine Benyus(珍妮.班亞斯)在1997年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並出版《Biomimicry :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一書,於全世界熱情演講,深獲共鳴,因而推動了「生物仿生學」在全球的快速發展,歐美先進國家已於大學設立專業學門,如美國阿克朗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kron)已專設仿生學博士班(Biomimicry Fellowships)。這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從生物、材料、工程、醫學、機械、農業等等,皆屬仿生學的應用範疇。
仿生科技的三項優勢
- 成本低:大自然並不會耗費過多能源或能量,來製造自己所需
- 效能/效用值高:舉例光合作用下,葉綠素對太陽光的轉換率之高,非目前人類技術可達成
- 廢棄物或毒素的產出微乎其微: 大自然不會生產對自己有害的物質
仿生科技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2009年,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將生物仿生學(Biomimicry)列為「前20個最具突破性的商業創意」之一;2014年,富比士雜誌(Forbes)也將其譽為「前5個為企業帶來成功的科技趨勢」之一。而在一項全球專利數據資料研究中,1985年至2005年之間,仿生發明成長了93倍。成長率從那時開始有增無減。相較於傳統技術,有些人相信仿生學提供的好處無限,預估在未來三十年內仿生設計將完全取代舊方法。
仿生科技在短短15年間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商機,並不斷持續快速增加。美國費爾馬尼安商業與經濟研究所(Fermanian Business & Economic Institute, FBEI)預估,到2030年,仿生相關產業將為全球創下 1.6兆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當中5千億美元則是從減少二氧化碳汙染和保存自然資源而來,為人類開創更健康的永續環境。
仿生科技可以說是一種具有生機時代意義的嶄新科技。
1 Comment
[…]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