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際仿生科技論壇,在仿生大師珍妮班亞斯的引言影片、以及台灣仿生科技與五生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孫智麗博士開場下揭開序幕, 展開針對「仿生科技」、「永續都會」、「循環經濟」三項主題的跨界分享。
【台灣大學機械系終身特聘教授 楊鏡堂博士】 楊老師提到,蓮葉上滾動的水珠與玫瑰花瓣上沾黏的水珠,都源自於表面微尺度(微、奈米等級)構造所產生的疏水效應; 這些構造能保證水在表面上不會攤平,以「水珠」的形式存在,水珠在前者表面上容易滑動,在後者上則容易停留在定點。 他的團隊綜合「蓮葉效應」與「花瓣效應」的原理,設計出可精密調控液珠方向、混合的微平台。 這些液珠操控平台,已經應用於細胞功能檢測、抗藥性篩檢、製作微型膠囊藥..等多種領域。
【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學系教授 方煒博士】 從NASA的太空農業計畫談起,帶入穩定量產的單一作物生產系統所需的條件。 簡介作物生產系統 (農業系統)從開放式露天栽培,到閉鎖式植物工廠的過程, 並聚焦於討論垂直農場與各種進階、複合式植物工廠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方老師提到,人類未來的作物生產系統將會兼具以下三項特點:運用最少人力與天然資源、對環境影響小,並能於最短時間內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
【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系副教授 陳柏宇博士】 陳老師簡介了多功能的植物表面,以及受這些構造功能啟發的智慧材料。 他以豬籠草屬的植物為例,詳述了整個捕食系統不同區塊表面的功能, 以及這些不同的微結構,如何合作使昆蟲乖乖掉進囊袋中。 這些超親水構造,或立體、易脫落的超疏水構造,已被製模複製進行特性研究和應用。
【中興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紀凱容博士】 紀老師站在仿生科技過程中,最前端的探索者角色, 分享了生物如何運用一些巧妙的物理原理,應對演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她分享了其團隊從生物力學觀點所解開的機制,如: 跳珠運用曳絲協助在空中的平衡與降落的穩定性; 水生甲蟲「龍蝨」交配時,雄性的附著毛如何幫助牠抵抗雌性奮力地甩動,完成整個過程。 這些被驗證的機制,成為仿生的靈感來源,跳珠的研究則已被南非的團隊應用於投擲型機器人的改良。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 李旺龍博士】 聚焦在不同棲地的各種生物,如何調節溫度與熱能。 李老師介紹了Biomimicry Institude的仿生資料庫「Ask Nature」,並從中舉出一些著名例子: 面對寒冬或低溫夜間,保存熱能的方式:蜜蜂透過振翅、蜂鳥運用休眠、國王企鵝有保暖羽毛、海龜與海豚則有逆熱流交換系統。 在炎熱環境中,白蟻與螞蟻透過巢的構造、開口方向、建置地點來確保住所的陰涼;非洲象運用水冷系統;黑耳野兔透過幫助散熱的大耳朵。
【MS. Geanne Van Arkel , He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face】 Geanne以英特飛公司永續長的視野,帶聽眾了解時下最夯的"循環經濟",如何以大自然為師奠基、提供全面的視野,進而落實。 她簡單介紹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分享英特飛公司過去至現在的案例、2020年達到零碳排的目標,以及2020年後公司的願景。 她提到,訂立循環永續的目標後,必須將視野由公司的角度,聚焦至產品端與生產源頭; 從發想、生產至最終的產品回收,都盡力效法自然運行的原則,也就是仿生學裡強調的"生命運行的準則(Life Principle)": 節省能/資源使用、可循環利用、零排放、共創永續價值等。在過程中,一群設計桌旁的生物學家將是不可或缺的智囊庫。
【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邱國維 博士】 邱老師簡單介紹了氣候變遷的危機、人類人口將持續移往都市、以及都市仍在持續擴張的事實。 提出一個翻轉概念:我們須努力的,不是在舊式的城市中,增添自然生態的元素 (例如多種樹綠化城市);而是如何讓城市本身,轉變為一個生態系。 “Not ecology IN the city, But ecology OF the city." 相較於「自然界生態」而言,城市不同區塊的大數據與功能群研究相當稀少。 若人類希望子孫的未來,是生活在一個如同森林般活性運作的城市,對於城市本質的了解,是現階段必須開始努力的目標。